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对当前中日关系的思考
现在双方政经、民间、舆论等有关方面应当进一步协调合作,采取措施,推动疫后中日民意中业已出现的同理心超越灾难,把在非常时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带给人们的感动与抚慰转化为日常性合作的动力。
当前在中日关系方面,大部分人已有一种比较确定的评价,那就是围绕疫情防控的中日合作,两国及两国人民真正认识到了彼此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特殊时期感同身受、共克时艰的同理心,为中日在后危机时代深化友好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同理心形成于疫情应对过程中的协调合作,中日三个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堪称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的成功合作案例。
政社合作 官民协同
1月底,在中国疫情恶化、医疗物资储备告急之际,日本没有隔岸观火、自扫门前雪,而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以中央政府、地方州府市县、行会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种方式驰援中国,成为第一批为中国送来疫情防控物资的国家。之后,疫情迅速在世界多国蔓延,日本很快也进入疫情防控关键期,中国政府、企业、民众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多批多次为日本提供疫情防控物资,两个东亚邻国密切合作。危难时刻,中日间不仅有物资互援,而且在边界通航联防联控、疫情信息沟通、病毒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疫情防控交流机制。
将心比心 心同此理
疫情爆发后,日本新闻媒体对中国疫情防控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基本客观正面。日本民众普遍展现出爱心和关怀。在武汉“封城”初期,很多在日华人纷纷上街购买当时中国特别紧缺的口罩寄给国内亲友,面对这种情景,许多日本商店没有乘机涨价,而是专门下调了口罩的价格,还有商店为中国购买者提供免费口罩;执政的自民党号召国会议员为中国捐款;一些日本学校给学生家长发通知,提醒他们教育孩子对在中国和武汉生活的人应有同情心、不要言论不敬。总体来看,虽然日本社会间或也出现了一些埋怨和讥讽中国的声音,但很快都消失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普遍舆论之中。对于日本的善意,中国官方和民间都很受感动,当日方陷入困境时同样迅速予以正面回应。如2月“钻石公主号邮轮”疫情告急,有关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的担忧骤然上升时,中国政府和民众除了积极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外,舆论也以理解、同情和努力共同克服困难的建设性声音为主,表示“将心比心、心同此理”,中国政府和社会将始终根据日方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明确表示愿意支持日本顺利举办奥运会。可以说,善意和同情代替了挖苦讽刺和冷漠观望,相互支持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占据中日舆论和社会氛围的主流,不断为两国政府和人民提供着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正能量。
诗文传情 民心相通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社会遭遇大灾大难时人们往往更渴望用深邃动情的诗句抒发和表达内心的郁结。这次中日合作在这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共振和共鸣。2月初,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在援助中国疫情防控物资时,包装箱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汉诗贴纸感动了为数众多的中国民众。这份感动不仅仅是由于日本友人的慷慨捐赠,更因为汉字古诗唤醒了人们对东方传统文化和中日两国源远流长文化交流的集体记忆。1500年前,中国的鉴真和尚受此偈语感动,克服艰难险阻赴日弘法,书写了“鉴真东渡”的千古篇章。李白与阿倍仲麻吕(晁衡)为代表的诗词唱和及“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句)的生死友情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朽佳话。一千多年后,在疫情肆虐的最艰难时刻,来自日本救援物资上的汉诗贴纸令中国民众穿越时空,感受到风雨故人来的深情厚谊。
文化交流的本质是民心相通,是国与国之间一切深层交往的基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传递的就是这样拨动心弦的力量。中国在向他国提供疫情防控援助物资时,也结合对方的文化传统,精心选择一些美丽又贴心的诗句隽语,以贴纸的方式同时送出。如3月中国在向意大利提供一批防疫物资时,就用意大利语和英语附上了古罗马哲学家赛内加的名句: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三同古句”同样在意大利民众中引发了远远超出有限救援物资的情感共鸣。中国外交部进而把“三同古句”中蕴含的文化感召力扩大到与欧洲各国的疫情防控合作之中,多次引用“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强调面对疫情,国际团结和合作至关重要,中方愿同欧方进一步加强疫情信息互通,交流防控经验和技术,并开展诊疗方案、药品和疫苗研发等领域合作。就这样,在疫情接二连三在各国爆发的非常时期,“风月同天”“同海之浪”等千年古诗名句,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跨越制度、意识形态等人为隔阂,成为推动世界为抗击和战胜疫情而进行更为紧密合作的强大精神力量。
转祸为福 化危为机
此次中日合作上述三个方面的特色亮点,正在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两国民众由此次疫情防控合作激发出来的同理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方面,可以推动这种来之不易的同理心成为看待对方的平常心,进而成为双方关系良性发展的持久民意基础。
在过去10年中,笔者连续参与“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相关工作,调查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且10年来鲜有改观。忽然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两国民众产生了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同理心,我想根本还在于此次疫情打破了一切既有的横向分类和纵向分层,大家面对的是同样攸关健康和生命的“生存或死亡”,生死考验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成为可能,人们最本真也是最重要的同理心得以被唤醒。中日两国转疫情之“祸”为合作之“福”,化疫情之“危”为拉近双方社会心理距离之“机”,创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人之所感”“急人之所急”的同理心,可谓不幸中的万幸。如能乘势而为,推动双方用这次守望相助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去建构相互理解、增进合作的国民心态,则一定会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走上良性发展健康轨道。
但另一方面,目前这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同理心也很可能昙花一现,成为“此情可待成追忆”的过眼云烟。因为,客观而言,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际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来势汹汹,迅速蔓延全球,是我们这一代人从未见过的当前最严重非传统安全威胁,但它毕竟具有偶发性和阶段性。其间的民意态度对于国家间关系改善、深化国际合作,很大程度上并不具有独立的功能和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这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同理心能否成为两国间持久的民意,还受制于双方更为根本的战略性关系。所以,疫情过后,双方民意是否重又回到漠视甚至误解对方,进而带动两国关系走上时好时坏、阴晴不定的老路?
好在近年来,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体系深刻重塑的大背景下,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并持续稳定发展。正是两国政府良好的沟通,为此次双方合作抗疫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基础。现在,新的机会窗口已经出现,我们要把握这次双方民众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同理心,并不断使其升温升华,用 “民心相通”的新感受去开辟中日关系的新境界。
疫情终将过去。现在双方政经、民间、舆论等有关方面应当进一步协调合作,采取措施,推动疫后中日民意中业已出现的同理心超越灾难,把在非常时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带给人们的感动与抚慰转化为日常性合作的动力。中日关系中的问题和矛盾,固然不会因为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所缩短的心理距离而一劳永逸得到化解,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次疫情防控合作背后的心理机制,汲取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无疑有助于未来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推动两国关系持久良性发展。
为此,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做。如两国共同总结,把应急合作中的宝贵经验变成常态长效的协作机制;又如,两国应深入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文明互鉴的交往传统,去做贯通古今、古为今用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不仅会给中日关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活力,而且两国作为东方古老文化的代表,将会携手在面对未来各种危机和挑战时,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为重建国家之间、文化之间、人民之间的价值体系作出新的贡献。如此,那将是这次疫情灾难之后,两国人民收获的最为宝贵的历史补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