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构建能源安全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空间逻辑——评《战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研究》
《战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研究》
尹晓亮/著
2019年8月出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
能源禀赋差异、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日本作为能源匮乏国家,通过制定能源相关的措施、政策和法规,弱化与规避了能源短缺的瓶颈约束。然而,若想深入研究日本的能源安全政策体系既需要从整体上、长时段地把握其政策体系的历史演进路径,又需要从结构上、立体地分析其政策体系的空间配置设计,而尹晓亮的《战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研究》(下称尹著),恰恰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揭示日本能源安全保障政策的历史逻辑从历史维度而言,日本能源安全保障政策既非一蹴而就的战略构想,亦非本来就有的既定规划,更非是亦步亦趋的国外模仿,而是其因循国内外能源环境的变化历经数次废止、增修和调整的结果。对日本而言,其能源问题实质上就是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问题。即:一是战后初期的能源供给危机问题;二是高速经济增长中的石油需求激增问题;三是石油危机问题;四是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协调关系问题;五是国际能源形势动荡问题。对此,尹著认为日本在每一阶段分别制定了重点不同的能源政策,即:以煤炭为中心的增产政策、以石油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政策、以解决危机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政策、以“3e协调”为中心的多目标能源政策、以应对国际能源形势动荡的“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可见,日本能源政策的设计思想是既考虑对能源市场的培育,又考虑对能源市场的驾驭,同时又兼顾对能源污染的控制。
阐释日本构建能源安全政策的空间逻辑能源风险因素是指“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资源民族主义风险”“石油海上运输风险”“技术约束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那么,日本是如何应对上述风险的呢?对此,尹著将能源的开发、生产、进口、流通、消费以及储备等环节置于同一个空间维度中,立体地、结构性地分析日本应对能源风险因素的政策选择及其内在逻辑。即:日本在生产与开发环节上,制定以“减低与规避”风险为主的能源政策;在进口环节上,制定以“分散与防范”风险为主的能源政策;在运输环节上,制定以“预防与控制”风险为主的能源政策;在消费环节上,制定以“弱化、化解”风险为主的能源政策;在储备环节上,制定以“缓解、缓冲”风险为主的能源政策。
挖掘日本能源危机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尹著中除揭示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的历史逻辑与空间逻辑外,还通过石油储备等具体案例阐述了日本在能源危机管理中的经验教训。石油储备是应对能源短缺、平抑油价波动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方式。但是,日本的石油储备在面对3.11大地震时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日本的石油储备战略在功能定位上过于矮窄”。尹著从观念角度认为,由于日本国内石油匮乏,因此对石油储备的认识仅陷于“增加储备就等于安全”的思维模式之中,“增量至上主义”成为其储备战略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地缘政治风险时起到了平抑油价、规避风险的作用。但是,对来自国内大地震、大海啸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应对能力尚显不足。
综上,尹著是国内首次从历史逻辑与空间逻辑两个维度,以史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战后日本在内政和外交上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构建能源安全保障”的著述。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首次将“能源政策史”系统纳入到中国日本史研究的范畴中,从而加深与拓展了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内涵和边界;二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得出了“日本能源的对外高依存度,并未给其带来长期、事实上的高风险”的观点,从而对“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则风险度高”这一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三是该书首次提出了日本能源政策手段的“钟摆效应”。当然,由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核政策、节能政策等方面尚有研究的空间,这些都期待作者在今后作进一步的挖掘与补充。